白酒敲門“私人定制”百億市場難負轉型重壓
白酒業紛紛試水定制
“大眾產品不好賣,傳統團購做不走,針對一些團體、企業,尋找優質廠家合作,開發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已經成我們的主要方向了。”五糧液大型經銷商鴻都商貿董事長梁巨富向記者坦言,在過去的2013年,以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業務下滑超過4成,今年,公司已將戰略方向調整,成立新的個性化定制部門,朝高端酒水的“私人定制專家”轉型。據他介紹,鴻都目前已與五糧液、詩仙太白等廠家達成個性化定制服務合作。
事實上,廠家也在打“私人定制”的算盤。山西汾酒日前就宣布成立了汾酒創意定制公司,力推定制酒業務。據渠道商介紹,汾酒的“私人定制”門檻并不高,只需銷售合同金額不低于50萬元,并鼓勵旗下各級經銷商主動去向大小企業和個人推廣定制產品。
今年1月,貴州茅臺宣布成立茅臺酒個性化定制營銷有限公司,針對個人定制市場,其門檻僅為20件,并宣稱要在今年確保10億的銷售額,未來3~5年銷售收入要達50億~100億元。瀘州老窖也打算在個性化定制產品“生命中的那壇酒”取得成功的基礎上,推進成立個性化定制公司。五糧液則在春季糖酒會期間,與中鐵二局達成協議,開發定制產品“開路先鋒”。
市場難負轉型壓力 前景如何?
在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看來,目前定制酒市場的銷售額高達100億元。這種說法也得到不少業界人士的認同。五糧液大型經銷商鴻都商貿董事長梁巨富表示,個性化定制酒是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以收藏、紀念、個人或品牌價值宣傳為訴求基礎,包括各種個人宴會以及企業、商會、協會等,往往有借統一的、同時也是獨一無二的酒傳達某種價值的需求,這正是個性化定制的市場基礎之一。
知名白酒專家鐵犁則向記者表示,推出定制酒是個性化消費的趨勢所在,白酒品牌紛紛發力是符合這個趨勢的,它對企業銷售的拉動有一定意義。營銷專家肖竹青也認為,隨著產業的進步,白酒行業也會漸漸出現分工的精細化,一些廠家著重朝生產的功能方向發展,而一些渠道上則發展成為品牌運作商,個性化定制浪潮會進一步明顯。
盡管有一個超過百億元蛋糕,但某酒企人士向記者坦言,個性化定制其實是酒企渠道由依賴團購向大眾市場轉型的探索方向之一,但實際上,不少酒企的操作方式仍是團購模式,而無法真正像“私人定制”已現雛形的旅游業一樣,真正去接近消費者。
支招 消費者如何防范陷阱?
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不久前他的朋友婚禮上用的酒正是量身定做的婚禮定制酒,價格不貴,一瓶需200多元。
但與大眾產品幾近透明的價格體系相比,個性化定制酒的價格是極其隱晦的。前述未具名酒企人士介紹,個性化定制產品的成本肯定比大眾產品的要高,比如大眾產品的一套涉及方案一用就是幾十年,甚至更長,但個性化定制就需要一批客戶設計一次,企業需要成立新的團隊負責諸如此類的業務,“從源頭的生產環節來說,成本就要高出兩三成,因此性價比相對大眾產品來說要略低”。
這并不是最令市場擔憂的。該未具名酒企人士介紹,酒類打架一直都是各路大型廠家頭痛不已的事情,個性化定制興起后,受公眾監督的接觸面就要大大減少。因此消費者要認準的是酒的“出生地”,也就是真正的廠家,大廠家不敢輕易以自己的商業信譽忽悠一小群消費者——這才是酒的質量最重要的保證,而不僅僅是看似誘人的低價。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7)激戰世界杯 白酒企業掘金體育營銷
- (2014-06-17)高檔酒下跌中檔酒飆升 白酒企業紛紛“觸網”
- (2014-06-17)白酒行業調整繼續 部分理財產品交易寡淡
- (2014-06-17)麥客:白酒做電商的“三條不歸路”
- (2014-06-17)白酒營銷齊玩“私人定制”
參與評論